新闻资讯

保时捷一季度业绩不及预期,股价暴跌

4月29日,豪华汽车制造商保时捷公布2025年之一季度财报,核心财务指标全面低于市场预期,导致其股价在欧洲股市开盘后一度暴跌超7%,截至当日收盘跌幅仍达5.2%。

财报显示,保时捷一季度实现营业收入88.6亿欧元,同比下降1.7%;营业利润仅7.6亿欧元,同比骤降40.6%;销售回报率从上年同期的14.2%降至8.6%,创下近年来更低水平。

保时捷CFO Jochen Breckner表示:“宏观经济形势仍将充满挑战,我们无法完全摆脱这种局面,但正在尽一切努力应对”。

此外,保时捷警告称美国关税带来不确定性,并宣布调整2025财年展望:营业收入介于370至380亿欧元(此前预期390至400亿欧元);销售回报率介于6.5%至8.5%(此前预期10%至12%);汽车业务净现金流利润率介于4%至6%(此前预期7%至9%)。

因电动化进程放缓,保时捷决定对电池业务进行战略调整。此前由其全资子公司Cellforce Group GmbH推进的高性能电池扩产计划将不再独立实施。基于此及其他电池活动带来的负面影响,2025财年特殊费用总额将从8亿欧元增至13亿欧元。

据《每日经济新闻》,本月8日,保时捷公布了2025年之一季度全球汽车交付量数据。受中国和欧洲需求下降影响,该季度全球交付量为71470辆,同比减少8%。

中国市场交付量大幅下降42%至9471辆,比去年同期少了近7000辆,全球销量的比例从巅峰时期的30%降至13.25%。这一颓势自2021年达到9.57万辆的历史峰值后持续,2024年交付量已同比下滑28%至5.69万辆,彻底失去其连续八年保持的全球更大单一市场地位。

随着消费者对智能座舱、自动驾驶等技术的需求超越传统豪华标签,保时捷在智能化领域的短板日益凸显。以极氪001 FR、小米SU7 Ultra为代表的本土高端车型,凭借高性价比和前沿科技配置,快速抢占50万元以上市场。

4月28日,据IT之家,2025上海车展期间,还传出保时捷CEO奥博穆表示“未来两到三年内,保时捷可能停止在中国市场销售电动汽车”,他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保时捷在中国的电动汽车销量 “相对较低”。

保时捷中国随后回应,“这是误读,保时捷在中国仍将全速推进电动化进程,也将加快提 *** 品数智化本土解决方案。我们下一款电动车型将迎来全新的纯电动Cayenne”。

尽管如此,市场对其电动化转型能力的质疑已难以平息,保时捷未针对中国市场开发专属车型,这与其他国际品牌形成鲜明对比。例如,奥迪在中国设立了纯电动品牌AUDI,并推出加长版轿车和SUV,迎合中国消费者对后排空间的偏好。

不过,在2025上海国际车展上,保时捷也宣布中国研发中心已完成战略性架构升级,全新投建的上海办公新址计划于今年下半年正式投入运营。

此前,保时捷公布2024年财报显示,2024年销售收入约400.83亿欧元,同比下降1.1%;营业利润为56.37亿欧元,上年同期为72.84亿欧元;净利润为35.95亿欧元,比前一年下跌30.3%。

另据澎湃新闻3月的报道,保时捷宣布已启动一项全面的公司规模重组计划。到2029年,公司将裁员约1900人。公司将利用人员变化、自然流动率和严格的 *** 政策来实现这一目标。定期劳动合同到期也将自然减少2000个岗位。除即时措施外,管理层与工会正就下半年的结构性优化方案展开谈判,以进一步提升中长期运营效率。

  • 埃森哲上调全年业绩指引下限
  • 天弘基金2024年实现净利润16.79亿元
  • 央行副行长:增强外汇市场韧性,坚决对市场顺周期行为进行纠偏
  • 更低成本更高性能,阿里千问3引爆新一轮AI应用热潮?
  • 顾客称网购的衣服包裹中跑出活老鼠,各方回应
  • 两轮电动车进入洗牌期:“一哥”雅迪利润腰斩,九号公司业绩飙升成黑马
  • 世界黄金协会:一季度中国市场黄金ETF总持仓创历史新高
  • 王毅会见尼日利亚外长图加尔
  • 法院为“外卖骑手”人身权益撑腰:依法认定实际投保人地位
  • 剑桥科技, 递交IPO招股书,拟赴香港上市
  • 李在明涉嫌违反《公职选举法》案将于5月1日宣判
  • 美国股市:标普500指数创1月以来最长连涨 关税谈判杂音暂抛脑后
  • 超长期特别国债首发结果出炉 流动性调控精准“护航”财政发债
  • 博雷顿4月25日至4月30日招股 拟全球发售1300万股H股
  • 宁德时代成为全国首家通过动力电池新国标的企业
  •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