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以“最美通缉犯”为噱头直播?光明网:违法犯罪不应成网红跳板

近日,曾因“酒托”诈骗被通缉,顶着“最美通缉犯”标签的卿晨璟靓出狱后试水直播当网红。不过其社交媒体账号因涉嫌以服刑经历炒作获利,违反《社区自律公约》相关规定,已被平台无限期封禁,8000余名粉丝账号一夜清零。这一举措掷地有声,为这场闹剧敲响了警钟。

以“最美通缉犯”为噱头直播?光明网:违法犯罪不应成网红跳板
(图侵删)

2018年11月,四川绵阳警方公开发布检举“酒托”诈骗犯罪团伙在逃人员的通告,其中一位名为卿晨璟靓的犯罪嫌疑人,因高颜值意外火了,被网友称为“最美酒托”“高颜值通缉犯”。此后,卿晨璟靓因诈骗罪,被判处有期徒刑一年零两个月。

刑满出狱后,卿晨璟靓做起了主播,这本是其个人正常权利。但据媒体搜索发现,她自3月19日起发布12条视频,多次提及狱中生活细节,甚至以“大牢出来的女人”“最美酒托”为直播主题,诱导网友付费进群“听故事”。4月25日,其发布的“揭秘酒托骗局”视频播放量超10万,评论区争议不断。

“酒托”诈骗,侵害的是无数消费者的财产权益,破坏的是社会诚信与交易秩序。法律对其惩处,彰显的是公平正义,维护的是大众的合法权益。而将这样一段不光彩的犯罪经历,当作吸引眼球、获取流量的“资本”,把违法犯罪行为娱乐化,无疑是对法律尊严的公然挑衅,是对受害者伤痛的再次漠视。

在流量至上的时代,一些人总试图剑走偏锋,寻找快速成名、获取利益的捷径。但无论时代如何变迁,底线不能丢,原则不能破。把违法犯罪当作网红之路的“跳板”,看似是个人的“精明算计”,实则是对社会价值导向的错误引领。试想,若年轻人看到这样的行为能获得关注与利益,势必会动摇对法律的敬畏之心,模糊是非善恶的界限。

平台的禁言决定,无疑是及时且必要的。它向社会传递了一个明确的信号:任何试图以违法犯罪经历炒作获利的行为,都不会被容忍。 *** 空间不是法外之地,流量也不能成为违法的遮羞布。网红经济的繁荣,应该建立在合法、诚信、积极向上的基础之上,而不是靠触碰法律红线、挑战道德底线来维系。

改过自新,重新融入社会,固然值得鼓励。但这一切,都应在法律和道德的框架内进行。

  • 品高股份一季度亏损减少至1556万元 营收同比增49.7%
  • 国际贵金属期货普遍收涨
  • 《4949正版免费资料大全:水果爱好者的宝库揭秘!》
  • 日韩 “打头阵”与美国贸易谈判,汽车、半导体产业忧虑重重
  • 传染病防治法修订草案提请三审,拟加强医疗机构疾控能力建设
  • 交银国际:维持比亚迪股份“买入”评级 目标价503.25港元
  • 兴业银行:300亿元无固定期限资本债券(债券通)发行完毕
  • 北京金融法院副院长宋毅:部分平台存在强制投保问题
  • 伊朗外长: 美伊谈判进展良好,讨论了很多技术细节
  • 两部门:推动“青年驿站”为毕业生跨地区求职提供住宿优惠便利
  • “777788888管家婆:中特服务新标杆”
  • 堃博医疗-B盘中涨超11% 本周累计涨幅逾85%
  • 现货黄金回落至3310美元/盎司下方
  • 韩美同意在7月初就关税和经济合作等问题达成一揽子协议
  • 阿里开源首个“混合推理模型”:集成“快思考”、“慢思考”能力
  •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