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清明档票房不及去年一半,影院还在吃《哪吒2》的剩饭

界面新闻记者 | 张友发

界面新闻编辑 | 姜妍

新片扎堆并没有带来一个票房回暖的清明档。

据灯塔专业版数据,截至4月6日21时,2025年清明档票房3.77亿,不到去年8.43亿档期票房的一半,观影人次923.6万,同样不到去年的一半。排除因疫情停业的年份,今年是近十年票房表现第三差的清明档。

近十年清明档票房 图源:灯塔专业版

其实今年的清明假期由于不调休,大大带动了大众的消费热情,但是人潮和消费需求都没有涌向影院,旅游景点的“热”和影院的“冷”形成了鲜明对比。

各个维度的数据都显示,今年清明假期大众的出行热情颇为高涨。据交通运输部发布的初步统计显示,清明假期三天,预计全社会跨区域人员流动量约7.9亿人次,日均2.64亿人次,同比增长7.1%。去哪儿数据显示,今年清明假期国内热门城市机票预订量同比增长10%,酒店预订量增幅达两位数。

旺盛的旅游需求,可能一定程度上冲淡了观影需求。各大景点的搜索趋势以及消费趋势都在增长,这让大众未必能在三天的短假期中,再抽出时间去影院消费了。

当然,出行需求旺盛不是票房下滑的唯一原因,更重要的原因还是大众对进入影院的兴趣缺缺。早在清明档之前,电影市场就已经变得冷清。今年3月的月票房仅有19.07亿,相比去年3月的27.88亿,减少了近9亿。

在清明节前的4月2日,影院的单日票房已经下降到了1367.97万。而去年的同期,单日票房还能达到4060.75万。对比之下,今年清明节前的大盘已经降至冰点。

从去年下半年开始,由于新片供给,小档期的表现就已经十分疲软,之后只有春节档表现超出了市场期待。除非清明档有重量级新片出现,否则很难带动大家的观影热情。

与缩水的票房形成对比的是,众多新片在档期扎堆。在清明期间,共有十部新片上映,其中包括两部重映片。

多部新片在清明节扎堆,然而采用人海战术没有带来爆款的出现。在清明档期间,表现更好的是引进片《我的世界大电影》,其档期票房达到1.05亿,这部电影也是今年到目前为止引进片中票房表现更好的。

图源:灯塔专业版

《我的世界大电影》的成绩,更多和原本的游戏IP有关——《我的世界》游戏拥有大量的低龄玩家,因此也带来了家庭观影需求。

据灯塔专业版数据分析师陈晋提供的数据,《我的世界大电影》多人结伴观影比例高达14.6%,仅次于《哪吒之魔童闹海》的22.8%,是清明假期家庭观众合家观影的重要选择。

但这也让电影难以产生破圈效应,其5.8分的豆瓣评分更是无法形成口碑效应。清明档上映的其他新片口碑都算不上出彩,其中豆瓣评分更高、张艺兴主演的《不说话的爱》目前评分为7分,其他新片豆瓣评分都低于7分。

在上映的新片中,还有一些虽然演员班底配置不差,但由于积压太久而存在一些消费的错位,比如由饶晓志监制、肖央、春夏主演的《阳光照耀青春里》杀青于2021年,梁朝伟主演的《猎狐·行动》杀青于2019年,这几年电影观众的消费需求变化太快,这些电影也很难和观影口味形成回应。

可以反映新片颓势的,是今年的清明档票房季军竟然还是《哪吒之魔童闹海》,而且其成绩和亚军《向阳·花》区别不大,后者由冯小刚执导、赵丽颖主演。这一方面反映了《哪吒2》强大的长尾效应,另一方面也证明春节后没有能续接热度的爆款出现。

清明档的惨淡表现,影响的将会是整个4月的票房。电影市场的一贯规律是,需要一部或多部爆款来持续加热档期和市场大盘,从而带动观众对其它电影的观影热情,否则就会一直保持在低水位,清明档没有完成这个任务,那么电影行业只能把加热大盘的希望寄托于接下来的五一档。

  • 主机厂大秀机器人,上海车展“智能”唱主角
  • 67款App违法违规收集使用个人信息被官方通报
  • 光线传媒:正与部分重点地区洽谈主题乐园合作,首款3A游戏预计三年左右推出
  • 中式不等于传统|2025秋冬上海时装周
  • 技术派|“会飞的手榴弹”:微型无人机将深刻改变单兵作战方式
  • 事涉海伦哲持股变动信披违规!中天泽控股被出具警示函
  • 广汽埃安肖勇:辅助驾驶宣传收紧利于埃安等老实企业
  • 广东一季度社融规模增量1.1万亿元
  • 无锡银行:2025年一季度实现净利润6.18亿元 同比增长3.13%
  • 受贸易战和支出缩减影响,航空公司持续削减航班并下调盈利预期
  • 国货包袋品牌裘真从网店走进高端商圈
  • 玲珑轮胎,宣布赴香港IPO,委任普华永道审计,冲刺A+H
  • 腾讯控股早盘涨近3% 一季度公司国内重点游戏流水年增率较快
  • 美国核力量运维成本预计在2034年飙升至9460亿美元
  • 肉制品行业老将游牧去世,曾带领双汇进入黄金时期
  •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