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民生访谈|公共数据如何既开放又安全?政务领域如何适度运用人工智能?

【编者按】

对于群众反映的民生问题,如何为民解忧、马上就办?如何推动更多资金资源投资于人,形成经济发展和民生改善的良性循环?

由上海大调研·澎湃新闻携手上海人民广播电台等推出的《2025上海民生访谈》正在火热进行,今年的访谈将以“投资于人,打开民生新空间”为主题,为 *** 部门和市民群众架设沟通桥梁。

4月25日,上海市数据局局长邵军走进直播间,就公共数据开放情况、数据流通与安全、政务应用中的“AI幻觉”等热点话题予以回应。

4月25日,上海市数据局局长邵军做客《2025上海民生访谈》直播间。 主办方供图

运用区块链等技术确保数据“可用不可见”

2024年1月,上海市数据局正式挂牌成立。上海市数据局介绍,为推动以公共数据为核心的数据开发利用,过去一年,上海无条件向市民和企业开放的数据目录有5900余个,覆盖交通、教育、民生等五十多个部门的5000余个数据集。目前“一网通办”累计服务超过690亿人次,49个“一件事”办件量突破了2500万件,上海市数据局在其中起到了技术支撑的工作。

上海是全国最早建立省级 *** 公共数据开放平台的城市,社会公众可以在平台上自由下载数据、开发利用。今年,上海在前期试点的基础上制定了《公共数据资源授权运营管理办法》。

上海市数据局介绍,公共数据授权运营,就是 *** 把日常工作中收集到的公共数据,依照法律规定和相关规则,授权给有能力的企业进行“粗加工”,再投入使用。

为了确保数据安全,《公共数据资源授权运营管理办法》提出,将充分运用区块链、隐私计算、可信数据空间等前沿技术,对涉及个人信息或商业秘密的公共数据进行匿名化处理,从技术层面确保原始数据不出域、数据“可用不可见”。这些数据来源于市民、企业,经过加工处理后,又重新运用到大家的日常生活中,真正实现“取之于民、用之于民”。

此前,管理部门已经开展公共数据授权运营试点,上线了59个应用场景、122个数据产品、159个数据服务,累计调用量近8200万次。比如,在市民购买商业医疗保险时,运用公共数据,通过大数据分析精准匹配最合适的保险额度。在市民日常生活的个人就医、智慧停车等场景中,通过公共数据授权应用,能进一步节约时间、简化流程。

对于企业而言,依托公共数据运营开发的数据产品,给企业提供了合法合规获取公共数据的渠道,节省了大量的数据获取成本。

政务领域运用的人工智能技术尚在探索阶段

上海市数据局介绍,如今国产大模型纷纷问世,很多城市都在开展类似的政务场景的应用,上海政务领域对人工智能应用的需求也在大幅增加。信息安全、人工智能深度思考的可靠性,都是市数据局在运用大模型新技术中需要正视和首先解决的问题。

以“随申办”中推出的一项最新功能“小申智能办”为例,其是将相关的大模型安装在本地的政务云专有服务器上,处理数据的全过程也在安全可控的环境下。同时,现在很多政务数据在使用和存储过程中都采用了加密技术、隐私计算、匿名化处理来确保数据在使用过程中的安全性问题。

此外,目前在政务领域运用的人工智能技术尚处于探索阶段,更多集中在辅助性、事务性工作中,这些工作相对规则、确定、可控,可以避免因“AI幻觉”带来决策性的错误,其最主要的价值是让居民和企业办事更加方便,减轻窗口工作人员的负担。

  • 美军对也门发动空袭,已致68死47伤
  • 美国上月二手房销售量降至2009年以来3月的最低水平
  • 澳门免费公开最准的资料:您的信息获取指南
  • 蛋价高!美墨边境鸡蛋走私案激增:半年内近6000起
  • 28亿港元!蚂蚁财富溢价要约收购耀才证券,谋求香港证监会下全业务牌照
  • 股海导航_2025年4月25日_沪深股市公告与交易提示
  • 韩国最高法院或于5月宣判李在明案
  • 加拿大温哥华一车辆冲撞人群,造成人员伤亡
  • 辰林教育发布中期业绩 股东应占溢利456.9万元同比扭亏为盈
  • 华安基金熊哲颖:从AI赋能底层技术,挖掘新科技投资机会
  • “去恒大化”的盛京银行经营下滑放缓,净息差降至0.8%低位
  • 一图解码 | 闯关港交所!连年亏损的和辉光电,靠啥打动投资者?
  • 国药控股盘中涨近4% 一季度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2.59%至14.57亿元
  • 逃犯办身份证,把自己“送”到警察面前,最终落网
  • 四川甘孜州白玉县附近发生4.6级左右地震
  •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