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AI翻译技术已走向大规模商用,应用场景覆盖多个关键领域

翻译行业正在经历一场由人工智能驱动的深刻变革。

AI翻译技术已走向大规模商用,应用场景覆盖多个关键领域
(图侵删)

4月24日,以“译智向未来:塑造翻译新质业态 助力文化强国建设”为主题的2025中国翻译协会年会在辽宁大连开幕。此间发布的《人工智能与翻译报告》指出,AI翻译技术已从实验室走向大规模商用,其应用场景覆盖跨境商贸、文化交流、教育医疗等多个关键领域。

近年来,以大语言模型为代表的人工智能技术,凭借强大的语义理解、上下文感知和多模态处理能力,推动了翻译技术的跨越式发展。这些模型不仅在文本翻译上取得了显著进步,还能同步处理语音、图像和视频内容,实现了多模态翻译。

截至2024年底,中国主营“机器翻译”或“人工智能翻译”的企业数量增加至1545家,同比增长706家。与此同时,人工智能翻译技术广泛嵌入多模态场景应用产品,智能翻译设备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引领翻译行业迈向智能化、场景化新高度。

人工智能技术推动下,中国翻译教育也迎来全面升级,形成了“翻译+技术”的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高校纷纷开设翻译技术课程,培养既懂语言又懂技术的复合型人才。同时,部分高校开始将翻译专业与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人工智能专业进行跨专业融合,开展双学位项目。

AI翻译有哪些优势?带来了哪些积极影响?

——显著提升翻译效率,并拓展应用场景。

在跨境电商领域,实时翻译系统助力商家快速生成多语言产品描述,缩短了全球市场响应时间;在国际会议和直播场景中,语音识别与实时字幕生成技术有效消除了语言障碍,提升了跨语言交流的流畅性。

——助力文化传播与国际交流。

AI翻译助推中国影视、文学和游戏内容的全球传播。通过自动化字幕和本地化服务,中国 *** 文学和短视频在海外市场获得广泛认可;通过多语言数据库和实时翻译系统,具有中国特色的AI翻译促进了国际经贸合作和文化互鉴,提升了中国的国际影响力。

——推动技术创新与行业基础设施升级。

开源翻译应用的普及,显著降低了中小企业的技术门槛,使其能够开发定制化的翻译工具,增强了行业生态的包容性和创新活力。同时,装备多语种人工智能技术的语言服务企业为中国出海企业提供高效解决方案,助力企业在短时间内完成高质量的多语言内容输出。

尽管人工智能为翻译行业带来了显著机遇,但其应用过程中也暴露出技术局限性、语种支持能力不均衡、文化适应性不足、伦理争议及职业冲击等挑战。

报告认为,随着技术伦理框架的完善与跨界合作的深化,AI翻译有望在消除语言障碍的同时,为人类文明的多元共生提供更包容的解决方案。翻译行业需通过完善行业标准、强化人才培养与国际合作等措施,把握机遇,应对挑战,推动行业高质量发展。

  • 美联储“褐皮书”:107次提到“关税”,89次出现“不确定”,多地区前景“显著恶化”
  • 中国铝业公布第一季度业绩 归母净利润约35.38亿元同比增长58.78%
  • 660678王中王免费提供护栏,守护家园安全新选择
  • 适时降准降息、定向增发购车指标、建立实施育儿补贴制度……这场发布会,信息量巨大!
  • 百台新车首秀上海车展,跨国车企联手中国技术开启智能化下半场
  • 智元机器人也来了,广东珠海具身智能“朋友圈”再扩大
  • 华润医药:华润双鹤一季度实现净利润5.23亿元 同比增长4.13%
  • 审议民营经济促进法草案等,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五次会议将举行
  • 耀才证券金融高开60% 获蚂蚁财富溢价收购
  • 知名服装品牌过半产品在中国制造?中国厂商:不实
  • 中国资产对外资吸引力不断提升 A股长期配置价值凸显
  • 新机遇、新格局:精准布局2025年澳中合作新篇章
  • 视频|霸王茶姬张俊杰选择了林超戎
  • 荣旗科技:公司没有与小米智能眼镜相关的合作
  • 花旗呼吁投资者建仓中国房地产股票,港股内房股盘初拉升,金辉控股大涨超53%
  • 关键词: